客製家具常見錯誤 TOP5|下訂前必看,避開 5 大坑省荷包不後悔!【2025 最新版】

每個人都希望打造一個舒適又美觀的新家,尤其新婚夫妻、小家庭在面對小坪數空間時,更傾向選擇客製家具來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然而,訂做家具的過程中藏有許多容易忽視的地雷!如果一不小心踩到,不僅荷包大失血,還可能留下揮之不去的後悔。今天這篇 2025 最新版 的攻略,就要用輕鬆對話的口吻,帶你避開客製家具的5大常見錯誤。下訂前先看完,保證讓你省下冤枉錢、不走冤枉路,開開心心打造理想小窩!😊

尺寸丈量最容易出錯?一次量對的 3 個關鍵是什麼?

訂製家具最怕什麼?就是尺寸不合!許多第一次訂做家具的朋友,往往以為拿捲尺量一量寬度、長度就沒問題,但實際上 丈量尺寸 是門大學問,一個疏忽就可能讓訂製的家具「放不進去」或卡卡的。不誇張地說,尺寸量錯可是客製家具最常見的錯誤Top1。想像一下,你滿心期待訂製的衣櫃送到家門口,卻因為高度多出2公分塞不進電梯;或是櫃體剛好卡住天花板的樑,安裝時才發現需要現場修改——光這畫面就讓人崩潰!以下就來告訴你一次就量對尺寸的三個關鍵。

  • 關鍵1:水平、垂直、高度都要量 – 別以為只有平面尺寸,高度垂直牆面的尺寸也很重要。從地板到天花板、樑下高度,都需要精準測量。此外,牆面如果不平整(老屋常見牆角有誤差),也要量兩側高度加以比對。記得寬度要量三點(上中下)取最小值,以免櫃體做出來裝不進凹槽。
  • 關鍵2:動線與門框也要算 – 除了家具擺放的空間尺寸,搬運路線也別忽視。樓梯轉角、走廊寬度、电梯高度、門框寬高都是你需要丈量的重點。如果沙發或衣櫃做得太寬、太長,運送時卡在電梯或門口進不來,就糟糕了!因此在設計尺寸時,要把搬運空間一併納入考量(必要時可採用可拆式設計)。
  • 關鍵3:預留使用和安裝空間家具與牆面、天花板之間記得預留幾公分餘裕,方便日後安裝和調整。例如衣櫃高度最好比天花板矮2-3公分,以利安裝時傾斜進場;書桌或櫃子側邊留1-2公分,確保牆面不平也放得下。此外,門片開啟也需要空間:抽屜要考慮拉出長度,櫃門開啟不能撞到樑或燈具。與其做得滿滿剛剛好,不如多留一點空隙,使用起來更順手。

以上三點做好,基本上尺寸就八九不離十了。很多人疏忽的是高度進門動線:曾有一對新婚夫妻自己量廚房天花板高度時,只量了四周卻沒注意中間有樑,結果訂製的吊櫃送來裝不上,只好現場割掉櫃體一角,心疼不已。還有另一個案例,李先生訂做了一張L型沙發,長度寬度都符合客廳尺寸,但搬運時才發現沙發無法進電梯,最後臨時花錢請吊車從陽台吊進去,平白增加好幾千元支出!可見事前丈量有多重要。

尺寸丈量最容易出錯?一次量對的 3 個關鍵是什麼?

那麼,尺寸丈量到底該怎麼做才穩妥?以下提供你幾種方案:

  • 建議購買對策(簡單/快速/最有效):
    • 簡單方案:手邊只要有捲尺,其實可以自己來。建議兩人協作,一人測量一人記錄,至少重複量兩次確保數據一致。同時畫出簡單平面圖,把長寬高和重要的門高、走道寬度標註清楚。如果預算有限無法請專人,這是最基本又不花錢的方法。
    • 快速方案:利用現成的手機AR測量App或找家具行提供丈量服務。很多家具業者(包含一些賣場)都有免費丈量的服務,例如 加入 LINE 預約丈量 後,由專人到府測量,不僅快速又省心。專業人員經驗豐富,幫你抓漏每個細節尺寸,再也不怕漏量、錯量。
    • 最有效方案:交給專業設計師從頭把關空間尺寸。他們不僅會親自丈量,還會依照動線與收納需求調整最佳尺寸比例。例如走道要留寬、櫃體進深多少最合適,心中自有一把尺。有專家坐鎮,打造出的家具更合身也更符合生活需求,最有效降低日後尺寸不對的風險。

替代選擇:如果你對客製尺寸仍沒信心,一個替代方案是選擇模組化系統家具或成品家具。這類家具有標準尺寸規格,可以先確認大小再購買,例如常見的組合櫃寬度都有固定模組(30cm、60cm等),比較不容易出錯。雖然無法百分百貼合你的空間,但勝在彈性高,未來搬家也比較容易調整組合,不會因為尺寸不合而報廢。

用錯材質會怎樣?搞懂板材、五金與塗裝的差異

用錯材質會怎樣?搞懂板材、五金與塗裝的差異

很多人初次訂製家具,往往把注意力全放在外觀設計,卻忽略了材料的選擇。但其實 板材、五金、塗裝 這三大材料學問可大了!選錯材料可能讓你的夢想家具瞬間變惡夢,例如板子用不好會變形、五金用不好門板掉下來、塗裝處理不好甲醛異味久久不散…。材料問題往往短期看不出,長期使用下缺點就暴露無遺。所以我們才說 「用錯材質」 絕對是客製家具常見坑之一,搞懂材料差異才能避開冤枉路。

首先來聊聊 板材。一般訂製家具常用的板材有幾種,例如 原木夾板(實木皮夾板)、木心板(MDF)、系統板(刨花板)等。各種板材有各自的優缺點:原木最天然質感佳但價格最高、夾板結構穩定耐用度高、木心板平滑好加工價格中等、系統板最平價但強度和防潮較弱。如果不懂板材差異,可能花了錢卻選到不適合自己需求的材料。例如貪便宜用了系統板做廚房櫃,結果遇到濕氣發脹發霉;或是一味追求高級用了原木,但沒做好伸縮縫隙處理,季節變化家具開裂變形。

再來是 五金,也就是鉸鏈、滑軌、把手這類配件。五金常被忽視,但它們其實是家具的靈魂!好的五金像隱形英雄,讓你的門片開合順暢、抽屜滑動自如,使用壽命更長。若是用了劣質五金,短期可能看不出差別,但用久了門垂一邊、抽屜卡住推不進去,讓人超崩潰。有案例顯示,一位林小姐訂製衣櫃時沒特別要求,用了廉價合頁,結果不到一年門鉸鏈生鏽鬆脫,門都歪了;最後只好額外付錢換成DTC緩衝鉸鏈才解決。可見五金千萬別省小錢,日後壞掉維修更花錢。

最後是 塗裝處理。包含油漆、貼皮、封邊等等。塗裝不只影響外觀顏值,也關係到耐用度與健康。像油漆如果選擇不當,可能出現氣味重、甲醛超標的隱憂;貼皮如果工藝不好,邊角容易掀起、翹皮,看起來廉價又影響防潮。曾有對小夫妻訂製白色烤漆餐桌,廠商偷工減料只上兩層漆,結果用不到半年桌面開始變黃脫皮,氣得他們發文抱怨。其實塗裝講究多道工序與環保材質,價格雖高一些但品質穩定、安全無毒。千萬不要忽略這看不見的細節!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製作了一張比較表,快速看看 板材、五金、塗裝 用錯會發生什麼事,又該如何避免:

項目常見錯誤可能後果避免建議
板材貪便宜選了不耐用的板材(如潮濕環境用刨花板)家具變形、發霉,甚至散發異味根據用途選材:潮濕區選耐水夾板,承重結構選硬木板;認明低甲醛等級板材
五金使用劣質鉸鏈滑軌,或配件數量不足門片下墜、抽屜卡頓壞掉,家具壽命縮短選用品牌五金(DTC、Blum等),並確保配件數量足夠(層板扣、支撐腳)
塗裝忽略表面處理,選用廉價油漆或省略封邊表面剝落、變色,甲醛釋放超標影響健康選擇環保漆、耐磨貼皮並請廠商做好封邊;大型平面可加貼耐磨板保護

看完上表是不是對材料選擇的重要性有感了呢?其實簡單一句話:家具用料決定耐久度。用對材料,家具用十年依然穩固美觀;用錯材料,可能三五年就毛病百出。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全球在這方面的重視,我們也來看看國際上的相關趨勢。根據 TVBS《FOCUS全球新聞》報導,日本新生代匠人堅持傳統工法製造家具,並融入永續精神,強調選材與工藝的品質。該新聞介紹了日本年輕工匠如何選用高品質實木搭配天然塗料製作家具,既美觀耐用又兼顧環保。觀看該新聞影片請點此:《日本新世代匠人延續傳統工法製造傢俱融入永續精神》。這些報導顯示,全世界的家具製造都在強調 用料講究與環境永續,選對材料不只是個人不踩雷,更是響應潮流的聰明選擇!

現在你已經知道材料學問多,那實際選購時該怎麼做決定呢?以下提供幾點建議:

  • 建議購買對策(簡單/快速/最有效):
    • 簡單方案:不確定用哪種材料時,遵循常規準沒錯。優先選市場口碑好的材料和配件,例如櫥櫃用防潮夾板、衣櫃用E1級低甲醛木心板、抽屜一定要鋼珠滑軌等等。如果你對材料不熟,這些都是簡單保險的做法,不求頂規但也不會出大錯。
    • 快速方案:在與廠商洽談時直接詢問專業意見。多問「這種板材有沒有替代?哪種五金比較耐用?」好的業者會給你幾種預算不同的選擇並解釋差異。你也可以參考Bonnyrun過去文章了解板材優缺點,短時間內快速補足知識。掌握資訊後,再快速決定最適合你的材料組合。
    • 最有效方案:預算允許的話,盡可能選用最好的材料在關鍵家具上。例如天天開關的廚房吊櫃一定要用好板材和五金、床架要選實木支撐等。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該省的省,該花的花」:外觀裝飾性板材可用平價替代,但結構件與五金千萬不要省。一次到位選好料,日後省去維修換新的麻煩,長遠看反而更省錢bonnyrun.com

替代選擇:如果你對訂製家具的用料拿不定主意,其實可以考慮部分採用現成家具。例如需要高強度的餐桌、椅子,可以購買知名品牌現成品,這些產品通常已選用優良材料並通過安全測試。而針對收納櫃這類需要貼合空間的部分再做客製化,如此取長補短,也是一種降低用料風險的折衷方案。此外,二手家具也是替代選擇之一:有時候老家具的木料反而比新板材更加穩定環保,買回來重新上漆,既減少浪費也別有風味呢!

忽略收納與動線設計,後悔指數為何飆高?

「空間這麼小,我就盡量把家具做滿應該就對了吧?」許多人在規劃訂製家具時,往往只顧著增加收納、填滿空間,卻忽略了動線(行走路線)和實際使用習慣。結果家具做好搬進家,才發現東西是放進去了,人反而轉身不方便,生活品質直線下降。根據我們服務許多小家庭的經驗,收納機能和動線沒有拿捏好,是讓人「後悔指數爆表」的原因之一。訂製家具應該為生活服務,如果本末倒置,那真的太可惜了!

所謂收納設計,不是單純做一堆櫃子而已,而是講求整體規劃。小坪數空間要善用每一處,但也要有所取捨。像常見的錯誤是只顧收納量,結果沙發、床、餐桌尺寸都買(做)得過大,用途重疊、空間擁擠。例如有位陳太太一股腦在客廳訂製了滿牆收納櫃,還把沙發加大加深想坐得爽,結果家裡東西都收進櫃子了,人走路卻只能側身而過,客廳變倉庫一點也不舒適。還有一家四口的小宅,爸爸堅持做了大型L型沙發加大茶几,卻沒考慮小孩需要活動空間,最後孩子每天只能在走道玩耍,玩具也常踢到大茶几腳受傷…這些都是忽視動線和空間彈性的真實案例。

動線設計 更是容易被低估的重要環節。所謂動線,就是人在家中活動的路徑。如果家具配置不當,走路會一直「碰來碰去」,長期下來超級不方便。典型例子像門後的鞋櫃:如果鞋櫃做太厚,一開門撞不到牆,就直接撞鞋櫃;或者床尾距離:雙人床與衣櫃平行擺放時,兩者距離若不足60公分,開衣櫃門或蹲下拿東西時都很局促。還有廚房動線,冰箱、瓦斯爐、流理台三者的位置關係俗稱工作三角,如果沒預留好距離,兩人一起下廚就會轉身相撞。這些都是設計時需要避免的動線地雷。

要避免收納和動線沒兼顧,我們建議在訂製前先列出需求清單:列出你有哪些物品需要收納(例如幾雙鞋、多少本書),以及日常動線有哪些(從玄關進門脫鞋、進廚房拿水等等)。清單有了,在設計家具時就能優先滿足最重要的需求,次要的再視空間調整。別忘了,小空間更需要斟酌取捨,有時「留白」比「填滿」更珍貴

客製化家具動線設計

一旦收納與動線取得平衡,你會發現小房子也能住得舒舒服服!現在提供幾個執行方案給你參考:

  • 建議購買對策(簡單/快速/最有效):
    • 簡單方案:掌握「寧缺勿濫」原則,小空間家具不求多而求精。簡單的做法是先從最基本的家具開始添購,例如收納櫃先滿足主要物品收納就好,不要一下做滿四面牆。使用一段時間後再視需要增加。家具尺寸也選擇小型化產品,例如雙人座沙發代替大型L型沙發、折疊餐桌方便不用時收起來。這種方案最保守,確保動線暢通,日後有需要再慢慢增加家具也不遲。
    • 快速方案:採用多功能家具一次解決收納與機能問題。例如帶收納箱的床架、升降折疊桌、一物多用的多功能沙發床等。這類家具快速提升空間利用率,一件抵多件,用變形設計換取活動空間。舉個例,白天客廳是一張帶收納的沙發床,晚上攤平就變成客房床鋪;餐邊櫃做成摺疊桌,吃飯時打開、平時收起來當備餐檯。一張家具兼具收納和多用途,快速解決小宅的多重需求。
    • 最有效方案:找專業設計師量身規劃整體空間。他會根據你的家庭成員、生活習慣,規劃最適合的收納配置與動線。例如為嬰兒設計尿布收納區、為喜歡料理的你規劃中島動線等。同時運用軟硬裝整合(如結合裝潢做隱藏收納)讓空間放大。不僅如此,專家也能預留未來彈性:例如預留孩子長大後增加書桌的位置。這是最有效提升小宅坪效的方式,雖然前期溝通和設計費用高一些,但換來的是長久舒適的居住體驗,絕對值得。
客製化家具動線設計

替代選擇:如果預算或時間有限無法大改特改,也可以選擇邊住邊調整的做法。先購買幾件活動式收納家具(如抽屜整理箱、活動隔板架),將物品整理好騰出空間,再觀察生活動線卡卡的地方。接著針對問題區域小幅度訂製或增購家具。例如發現玄關鞋子太多沒地方放,再訂做一個薄鞋櫃;覺得書桌旁雜物散亂影響動線,就添購幾個壁掛收納籃。透過逐步調整,也能達到改善收納與動線的效果。替代方案的好處是支出可分散且隨需求調整,但整體風格可能較雜,需要取捨美觀統一性囉。

報價單看不懂?如何確認費用透明不被追加

談錢傷感情,但不談清楚更傷荷包!在訂製家具的過程中,報價單往往讓人看得霧煞煞。許多首次訂家具的屋主拿到估價單,只看到一長串專業名詞和數字,心裡直犯嘀咕:「會不會有隱藏費用啊?」「怎麼跟預算差這麼多?」如果因此沒有搞懂就簽約下單,後續追加費用可能讓人傻眼。所以看懂報價單、確認費用透明是避坑的重要一步。千萬別不好意思發問,每一分錢都要心中有數,才能避免落入價格陷阱。

報價單常見陷阱有哪些呢?首先是 項目不清不楚。有的廠商報價單上一行寫「衣櫃 $80,000」,卻沒細項說明用什麼板材、五金、尺寸大小。這種就要小心,因為後續很可能因為材料變更尺寸增加而價格上調。而清楚的報價單應該列出:尺寸規格、材料(板材種類、厚度等)、配件品牌數量、油漆方式等等。如果只有總價沒有細節,一定要追問清楚再決定。

其次是 是否包含附加服務。常見的如運送安裝費拆舊料處理費設計費等。有些公司報價看似便宜,但不包含運送安裝,最後交付時才另外收費,那總價就超出預期了。所以拿到報價單一定要確認:運費算進去了嗎?樓層搬運費有沒有?安裝要不要加錢?還有 稅金 別忘了問,報價有時未稅,營業稅一算又多5%。此外,如果你是舊家具換新,舊家具或包裝垃圾的清運費用是否包含也要問清楚,避免最後自己找人清理的大麻煩。

還有 更動變更費 問題。訂製家具過程難免有調整,如果合約沒寫明白,很可能臨時改一個小地方就加價。像曾有消費者分享,他在簽約後臨時要求衣櫃多做一個隔板,廠商口頭答應但沒說要加價,結果完工結算時多算了幾千元的材料和人工費,讓他覺得被「追加」很不爽。其實這責任在雙方:消費者有變更需求,應了解增加哪些費用並白紙黑字確認;廠商也該事先告知額外費用,取得同意後再施工。總之任何修改都應書面留紀錄,別怕繁瑣,保護彼此權益。

那麼如何確保費用透明、不被偷偷加價呢?以下提供幾項原則:

  • 逐項確認內容:對照報價單一項項念給自己聽,確認每件家具、每個材料都有列出。若出現你不懂的項目名稱,直接請廠商解釋含義。例如「收邊條」是什麼?「烤漆處理」包含幾道工序?問到你懂為止。不懂就問是王道,不要不好意思。
  • 簽約前談妥:把所有可能的附加費都先問清楚並載明在合約。包含剛提到的運送、安裝、廢料處理,甚至保固期滿後維修費用大概多少,都可以先了解。若廠商口頭答應贈送或免收費用,一樣請他寫進去或者Email備案,避免日後人員更換說法不一。
  • 預留預算彈性:再怎麼縝密,預算還是抓稍高比較保險。建議抓約10%~15%彈性,萬一臨時想追加小東西(很有可能喔,像看到現場覺得多做個層板更好用之類),也不會讓整體支出爆表。與其事後懊惱錢不夠,不如事前先編入彈性預算,心理有底。
  • 多方比較:如果時間允許,拿2~3家報價比較一下。從中可以發現哪家沒列的項目、哪家特別貴或便宜。像A廠商櫃體含五金報10萬,B廠商7萬但五金另計2萬,價格構成其實差不多,但B看似便宜實則沒有比較便宜。貨比三家不吃虧,至少讓你知道行情價在哪,也比較不會被坑。

上述原則是讓你在溝通報價時更有底氣。實務上也曾發生過報價烏龍:一對新人急著裝潢婚房,趕時間只比較一家就簽約,結果裝到一半預算超支被迫停工,才發現原來報價單少算了床頭櫃和書桌,他們以為是贈送其實根本沒包含。這故事告訴我們,一開始談清楚多重要!

現在來看看有什麼方案可以執行,讓你安心掌握預算:

  • 建議購買對策(簡單/快速/最有效):
    • 簡單方案:制定預算上限並告知廠商,要對方在這預算內給方案。這招很簡單明瞭,你先想好最高能負擔多少,例如「全部家具預算20萬」,請廠商依此出報價。若報價超過就要求減項目或改材質,倒逼廠商調整到合理範圍。這方法的好處是花多少心裡有數,不容易大失控。只是要注意不要壓預算壓過頭以致品質受影響,抓一個平衡點最重要。
    • 快速方案:運用 Bonnyrun 線上報價系統或客服 來獲取快速試算。現在有些業者提供線上簡易估價工具,輸入房間尺寸、想做的家具,馬上給你粗估總價。雖非精確但可做參考,很快了解大概費用區間。或者直接上 Bonnyrun 官方網站 提交需求,請他們快速回電說明費用架構也是很方便的做法。總之,善用數位工具和專業客服,迅速抓到價格方向,省去自己摸索時間。
    • 最有效方案:詳讀並比較不同廠商合約條款,選擇費用透明、信譽好的廠商合作。Bonnyrun 先前的文章分享了常見的3種計價方式(按材質、按投影面積、按件計價)以及隱藏成本,建議充分閱讀瞭解後,再與廠商討論合約內容。選擇願意白紙黑字列明所有項目的業者,並且在合同中註明追加費用計算方式。例如寫明「增減項目依照單價XXX計算」,未經雙方同意不得隨意加價。用法律保障是最有效也最安心的方案,一勞永逸解決被亂加價的顧慮。

替代選擇:如果你實在擔心報價踩坑,乾脆考慮半套DIY模式。什麼意思呢?就是大型固定家具請廠商做,其他小家具自己買現成組裝。例如請木工打好廚房系統櫃(比較需要專業)、客廳電視牆,至於書架、餐桌、床架這些可以網購成品回來自己組裝。這樣一來,預算可控的部分增加(網購價透明固定),需要客製的部分也降低了超支風險。當然,這方案的缺點是室內風格可能要自己花心思搭配,但對預算極度有限的人,是個務實的折衷方案哦!

安裝與保固細節常被忽視,日後維修誰來買單?

安裝與保固細節常被忽視,日後維修誰來買單?

家具做好送到家,千里之行最後一步就是安裝啦!許多人以為東西做好了就大功告成,但如果你忽略安裝過程和保固服務,日後可能暗藏麻煩。常見情況如:安裝人員施工粗心,櫃子沒調平導致日後門片關不緊;或是牆上打洞安裝吊櫃,沒問清楚強度結果掉落砸壞東西;再者,家具用了沒多久出現問題想保固維修,卻發現當初沒搞清楚保固期早過了,只能自認倒楣。安裝與保固這些細節如果沒注意,出了狀況可是得自己買單喔!這絕對是訂製家具容易被忽略的坑,第五大重點我們就來談談要注意哪些事項。

安裝當天有哪些必看重點?首先,安裝位置確認:要提前和師傅確認每件家具確切定位,千萬別裝完發現高低或左右位置和想像不同再拆掉重來。例如壁掛電視櫃高度,裝之前就要跟師傅比劃好位置。其次,施工保護:好的安裝團隊會替地板鋪墊子、幫門框包護角,避免搬家具時刮傷家中裝潢。如果師傅沒主動做,你也可以提醒甚至自己準備防刮墊,保護自己的地板牆面。第三,安裝品質檢查:安裝完畢別急著讓師傅走,當場仔細檢查每個細節。包括:門片有無水平垂直、抽屜滑軌順不順、玻璃鏡子有無破裂、封邊條有無翹起、螺絲洞是否補平等等。當場發現問題當場請師傅修,不要等日後發現再來報修,免得扯皮。

再來談 保固。一般訂製家具廠商多多少少會提供一定期間的保固服務,但內容與期限可能差很大。有的包五金一年、有的板材結構保固三年等等,一定要在合約或保固卡上看到清楚條款。有些消費者疏忽這點,用了幾年東西壞了才想找原廠,結果對方說早就過保,維修要收費,頓時心塞。所以建議把保固期限寫進日曆提醒,在期限將近時徹底檢查一遍家具,有問題及早反映,別錯過免費維修。還有,問清維修流程也很重要:是保固期內報修免費上門?還是零件寄給你自行更換?例如衣櫃把手掉了是寄新把手給你還是派人來裝?如果只寄零件沒有安裝服務,你手動能力不強可能還是要請人裝,這些潛在費用都要心中有數。

誰來負責維修費用也是常見糾紛點。保固期內通常由廠商負責,但也要注意人為損壞不在保固內。例如你自己用力搬動弄壞了,廠商不一定免費修。保固期外維修則通常要收費,這時就看廠商態度是否友善。有口碑的業者即使過保,簡單的小問題可能還是會幫你處理;但不肖業者可能連理都不想理。因此選擇服務佳的品牌很重要。有朋友分享,他家客製書櫃用了兩年合頁螺絲鬆脫,已過保但廠商還是免費派人換了新的,讓他大為感動。這就是售後服務的差異。

那麼為了以防萬一,我們在安裝與保固這環節可以怎麼做呢?以下是我們的建議:

安裝與保固細節常被忽視,日後維修誰來買單?
  • 建議購買對策(簡單/快速/最有效):
    • 簡單方案:提前做好安裝準備工作,並保留相關資料。簡單的動作包括:安裝前一天通知鄰居(尤其公寓大樓需要預約電梯),準備好舊布保護地板;安裝當天留意每件家具的安裝過程,用手機拍下關鍵步驟(例如壁掛件打洞處),萬一出問題可以當佐證。家具到貨時也立即清點,確認數量正確、尺寸無誤。收據、合約、保固卡這些紙本要統一保存,建議掃描存電子檔,簡單幾步就能讓你後續維修時證明「我有保固」。
    • 快速方案:選擇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廠商最快省事。也就是從丈量設計到安裝維護都有專人處理,例如 Bonnyrun 這類在地服務的團隊,對台南地區熟悉,安裝人員經驗豐富又快又好。一站式的好處是溝通快速,出了問題立即反應立即處理,省去你到處找師傅的麻煩。尤其小家庭平常工作忙,找一家信任的公司長期服務,最快也最省心。
    • 最有效方案:在合約中白紙黑字訂明保固條款責任歸屬。這是最有效保護自身權益的方法。具體可要求:寫明保固期限各是多少(板材結構、五金配件等);保固期內哪些屬免費維修、哪些情形不包含;過保後維修收費標準。有了明確條款,一旦日後發生糾紛,依約辦事最有保障。另外,別忘了詢問延長保固選項,有些廠商提供付費延保服務,如果家具預算這麼高的投資,多買一兩年保固其實挺划算,最有效地讓你高枕無憂。

替代選擇:如果你對廠商保固不放心,另一個替代辦法是培養基本維修技能,做自己的居家小達人!現在網路上有很多家具維修教學,例如怎麼調整鬆脫的鉸鏈、自己更換抽屜滑軌、修補小刮痕等等。準備一些基本工具在家,如螺絲起子、六角扳手、一小罐補漆筆。未來家具有小問題時,不用大費周章請人,上網查查影片就能自行處理。不僅省下一筆維修費,還多了一項生活技能呢!當然,這方案針對小問題適用,遇到重大損壞該找專業還是得找專業,安全第一哦。

最後小總結

無論你是正在佈置新婚小家的新人,還是為小家庭煥新居所的爸媽,希望這篇分享能讓你在訂製家具時避免掉入以上5 大常見陷阱。總結來說,精確丈量尺寸是基礎、材料品質要把關、收納動線須兼顧、報價明細要看懂、安裝保固別忽略。只要做好這些功課,客製家具帶來的將不只是美觀,更有滿滿的實用與安心。

訂製家具應該是幫助你打造理想家的好幫手,而不是造成困擾的麻煩來源。所以在下訂之前,多花一點時間確認每個細節,你的荷包和生活品質都會感謝你的!當然,如果你希望更省心、省力地完成這件大事,也歡迎考慮尋求專業團隊的協助。從丈量、設計到施工,一條龍服務讓你少煩惱、不後悔。畢竟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花適當的預算買專業服務,是讓自己安心的重要投資。

最後,希望你的客製家具之旅順順利利,打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小窩!別忘了避開我們提到的那些坑,你一定可以既省下荷包又收穫滿滿滿足感。祝福你早日住進理想的新家!


FAQ 常見問題

最後小總結

在訂製家具的路上,只要不小心忽略細節,就可能花大錢又留下遺憾。這篇文章教你避開尺寸丈量錯誤、用錯材質、忽視動線、看不懂報價和忘記保固的五大坑。只要掌握文中建議,你就能安心打造既美觀又實用的客製家具,真正讓小家住得舒適又無後顧之憂!

📐 打造不後悔的客製家具,從這裡開始!

擔心尺寸不合、選錯材質、報價被追加?讓專業團隊幫你一條龍規劃!從丈量到設計,我們讓客製家具不再是冒險,而是安心選擇。

📍 台南市北區文賢路572巷25號|專業設計辦公室歡迎預約參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內容索引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