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具前必看:避開這5大地雷,教你挑對材質、尺寸、組裝與保固『一次搞懂』

買家具前必看:避開這5大地雷,教你挑對材質、尺寸、組裝與保固『一次搞懂』

買家具前的準備工作

買家具不是小事,要好好準備才行!首先,你得量一量你家的空間,看看新家具能不能放得下。

接著,想想你需要什麼樣的家具風格,是喜歡現代簡約還是復古風呢?

最後,別忘了設定預算,這樣才不會買到手軟喔!本文最後還有為大家解答最常見的問題喲~

別再踩雷!購買家具前必須知道的五大雷點!

雷點一:材質不耐用

家具的材質超級重要!有些便宜的家具可能用的是劣質木材或塑料,用沒多久就壞掉了。

要選擇耐用的材質,像是實木或高品質的金屬,這樣才能用得久久的。

雷點二:組裝困難

有些家具看起來很漂亮,但是組裝起來卻超級麻煩!如果你不是DIY高手,最好選擇容易組裝的家具,或者請專業人士協助。

這樣才不會氣得想把家具丟出窗外喔!

實木 vs 顆粒板家具大比拼

什麼是實木家具顆粒板家具
你們知道家裡的桌子、椅子是用什麼做的嗎?有些是用實木做的,就像是一整塊大樹幹;有些則是用顆粒板做的,就像是把小木頭碎片黏在一起。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兩種家具的不同喔!

雷點三:不符合人體工學

別再踩雷!購買家具前必須知道的五大雷點!

舒適度很重要!特別是沙發、椅子和床這類要坐要躺的家具。

一定要親自試坐,感覺舒服才買。不然買回家發現坐得腰酸背痛,那就慘了!

✨ 你可能會感興趣!👉2025購買家具要注意什麼?幾個重點告訴你!

雷點四:尺寸不合適

買家具前一定要量好尺寸!注意門口的尺寸,不然買回家發現太大放不進去,或是太小顯得很奇怪,那就糗大了。

記得多留一些空間,這樣搬運和擺放都會比較容易。

✨ 你可能會感興趣!👉孩子專屬房間設計全攻略:客製化傢俱、安全成長與色彩搭配技巧

《買家具前必看:避開這5大地雷,教你挑對材質、尺寸、組裝與保固一次搞懂!》

雷點五:忽視了售後服務

別只顧著看家具漂不漂亮,售後服務也很重要喔!要問清楚有沒有保固,如果壞掉了怎麼維修。

選擇有好口碑的店家,買起家具來才安心。

小幫手實際操作影片

真實案例分享:

陳先生最近買了一套隱形收納壁床,不但質感好、有專人組裝,還很實用。

最棒的是,他事先請專人量好了尺寸,所以每件家具都剛剛好放進客廳,看起來超級協調,而且組裝人員都會輕拿輕放,沒有造成隔壁鄰居的投訴!

✨ 你可能會感興趣!👉孩子專屬房間設計全攻略:客製化傢俱、安全成長與色彩搭配技巧

比較表格

特點好家具雷家具
材質耐用實木劣質材料
組裝零件穩固易變損壞
舒適度符合人體工學不舒服
尺寸適合空間太大或太小
售後服務完善保固售完不理

購買家具要注意?👉 網路訂購流程 / 廢棄物處理方法

客製化家具要注意?👉 木工訂製 / 客製費用 / 常見錯誤

小空間小坪數要注意?👉 臥室設計 / 廚房設計 / 家具推薦 / 玄關櫃設計

家具材質知識?👉 板材解析 / 如何有效去除甲醛 / 木條廢棄物怎麼處理

家具組裝與DIY?👉 組裝步驟 / 網購大件傢俱怎麼組 / 家具組裝工具

想看更多實際案例?👉 上舖下衣櫃與書桌 / L型衣櫃+書櫃 / 1.72坪臥室 / 2.2坪臥室

《買家具前必看:避開這5大地雷,教你挑對材質、尺寸、組裝與保固一次搞懂!》

秒懂家具採購關鍵


選家具前先量尺與門寬,設定好預算,再鎖定風格與耐用材質。

現場親試坐檢查人體工學,並確認組裝難易與保固條款,才能一次避開尺寸卡門、材質脆弱、坐感不適、DIY崩潰與售後無門等五大地雷。

做好功課、找對專業,就能省下返工時間與費用,輕鬆打造質感兼實用的理想居家空間。

不知道家具怎麼挑?5大地雷別踩錯!

買家具不只是看外表,材質、尺寸、人體工學和售後服務,樣樣都不能少!
現在就找邦尼設計,幫你從「丈量到訂製」一條龍搞定!
還能到門市現場體驗,讓你看得到、摸得到、安心買得到!

📍 門市地址:台灣台南市北區文賢路572巷25號(歡迎預約參觀)

延伸參考 —提升居家設計靈感

  • The Spruce – 17 DIY Loft Bed Ideas…小房間最有效利用空間的創意設計:展現更多 DIY 或創意設計應用,像是工作區、走入式衣櫃等 亞馬遜+12The Spruce+12Pinterest+12
  • Homes & Gardens – 12 clever small bedroom layout ideas:提出布局、浮動傢俱、隱藏梳妝台、Loft 床的應用策略 Homes and Gardens+1
  • Architectural Digest – 10 Loft Bed Ideas for Small Spaces:提供多風格設計靈感,例如浮床、辦公區、衣櫥 Loft 和低層 Loft 等 Architectural Digest

買家具前的準備&五大地雷:常見問答

Q1:買家具前一定要量哪些尺寸?只量家具位子就好嗎?
A1:至少量五處:① 擺放區域長寬高;② 出入口門寬與門高;③ 走廊、轉角、電梯內部淨尺寸;④ 插座位置與預留走線;⑤ 與既有家具的淨距。門、轉角、電梯任何一處卡住就進不了家。
Q2:尺寸要留多少餘量才安全?
A2:三個值供參考:① 家具四周至少留 5–10 cm 方便進出與散熱;② 抽屜/門片完全開啟仍需 ≥ 10–15 cm 安全距;③ 主走道 ≥ 80–85 cm 才好通行與換床單。
Q3:材質怎麼選才耐用?實木 vs 顆粒板有判斷重點?
A3:高耐用度優先:實木(含水率與結構良好)> 高密度纖維板/高級顆粒板(封邊完整)。檢查:板材密度、封邊是否平整緊密、背板厚度與固定方式、抽屜滑軌/鉸鍊等五金等級。
Q4:怎麼避免「組裝地雷」?我不擅長 DIY 怎麼辦?
A4:下單前確認是否「整裝到府」或「到府組裝」服務、說明書清晰度、缺件補寄與保固;若 DIY,先檢查零件清單與工具備齊。完全不想動手者,預留專業組裝費(單件數百~數千元)。
Q5:人體工學怎麼快速檢查?
A5:沙發坐深 50–58 cm 多數人舒適;座高 40–45 cm;餐椅座高 43–46 cm 配 72–75 cm 餐桌;書桌桌高 72–75 cm 配座高 42–46 cm。現場試坐 5 分鐘以上,留意腰部支撐與大腿前緣壓迫。
Q6:預算怎麼分配才不踩雷?
A6:把 60–70% 用在「長用主件」:床架/床墊、沙發、系統收納;20–30% 用在桌几、餐椅、電視櫃;10% 做軟裝與燈光。避免把預算灑在多件低頻次小物。
Q7:配送與上樓要注意什麼?
A7:問清是否含上樓、是否可定位、是否回收包材與舊家具、是否能配合時段。若需吊車或無電梯,多半加價。交貨日請保持電話暢通並預留動線與保護墊。
Q8:保固與售後怎麼看?
A8:至少確認:結構/五金保固年限、瑕疵處理時效、零件補寄機制、人工/車馬費是否另計。能提供書面保固與到府維修者優先。
Q9:表面塗裝與氣味安全(VOC/甲醛)要怎麼把關?
A9:選低 VOC 漆與低逸散板材(如 F☆☆☆☆/E0),完工後通風 2–4 週;櫃內放活性碳/天然除味包;電線孔與封邊收口完整可降低異味累積。
Q10:防潮、防蟲、防腐要做哪些基本功?
A10:維持室內濕度 50–60%;板材封邊與背板防潮處理要到位;櫃內可放雪松/香茅防蟲包與調濕包;濕區(廚衛/陽台)避免貼牆,留 2–3 cm 透氣縫。
Q11:買現成 vs 客製有什麼取捨?
A11:現成:交期快、可退換、價格透明,但尺寸與配色有限。客製:空間吻合、整合收納、線條一致,但需溝通設計時間與更高預算;以「難配尺寸/需要整合」優先客製。
Q12:常見「卡門」翻車點有哪些?
A12:忽略門框實際淨寬、電梯門與轎廂深度、樓梯轉角內側半徑、門把/鞋櫃突出物。大件到貨前先做「紙板模擬」走一次動線,必要時改分件進場。
Q13:線上購買要怎麼降低風險?
A13:看差評關鍵字(掉漆、封邊、氣味、五金鬆、缺件);向賣家索取實拍與尺寸圖;確認運送方式、上樓與組裝;到貨當下全程錄影開箱,缺件/瑕疵立即回報。
Q14:新家具進場的「一天流程」怎麼排最順?
A14:到貨前鋪保護墊→清空動線→確認件數與外觀→現場定位與水平調整→抽屜/門片開闔測試→回收包材→拍照存檔保固資訊與序號。

※ 提醒:不同品牌/材質的規格與保固條款各異,購買前務必索取書面規格與保固說明;大件請先做動線模擬。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內容索引